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文學概論上
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(1) 
開課學期
101-1 
授課對象
中國文學系  
授課教師
陳昭瑛 
課號
CHIN1005 
課程識別碼
101 18101 
班次
01 
學分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3,4(10:20~12:10) 
上課地點
文17 
備註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 且 限學號單號
總人數上限:5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為中文系一年級必修課,以探討「文學」的核心概念為宗旨,引導學生對「文學」與「文學性」及其相關問題有一初步認識,為中文系學生日後研讀中國文學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。
課程進度
上學期
第一講 生活世界中的文學體驗(一): 處處有文學
第二講 生活世界中的文學體驗(二): 人人是文學家
第三講 「文學」的基本概念(一):文化與文學
第四講 「文學」的基本概念(二):文學、文學作品與文學性
第五講 「文學」的起源(一):與藝術起源說的聯繫
第六講 「文學」的起源(二):口述與書寫/聆聽與閱讀
第七講 「文學」的「體用」(一):形上學、宇宙論、知識論與美學的觀點
第八講 「文學」的「體用」(二):「作品」本身與藝術性
第九講 「文學」的「體用」(三):教化之用與無用之用
第十講 「文學」中「人」的因素(一):作者與讀者
第十一講 「文學」中「人」的因素(二):歷史與傳統
第十二講 「文學」中「人」的因素(三):民族性與社會性
第十三講 「文學」中「人」的因素(四):性別、宗教與科技
第十四講 「文學」中「自然」的因素(一):原始宗教、儒道思想的源頭
第十五講 「文學」中「自然」的因素(二):個體與大自然的互動
第十六講 「文學」中「自然」的因素(三):模仿、隱喻與象徵





下學期
第十七講「文學」中的「理解」問題:知人、知言與知音
第十八講「文學」與其他藝術:音樂、書畫、
第十九講「文學」與其他藝術:建築、電影
第二十講 基本「文類」及相關問題:詩、散文、小說與戲劇
第二十一講 詩的文學性:表現、文字風格與音樂性
第二十二講 詩的抒情性與民族性
第二十三講 散文的文學性:表現和再現的融合
第二十四講 散文與日常生活文類
第二十五講 小說的文學性:敘事和描寫的並用、人物典型的創造
第二十六講 小說的文類綜合性
第二十七講 戲劇的文學性:動作和敘事的強化、科技的借用與聲光效果
第二十八講 戲劇的社會功能:集體欣賞經驗、表演者與觀眾的互動
第二十九講 電影(含電視劇)作為新文類:文學的轉進或終結?
第三十講 文類的混合 : 跨文類或反文類
第三十一講 文類和風格的關係(一) : 文類傳統的制約
第三十二講 文類和風格的關係(一) : 作者的因素
 

課程目標
鍛鍊學生研讀文學作品、思考文學相關問題的能力,培養具有寬廣視野的文學心靈。 
課程要求
授課方式 講授、討論與分組報告並行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一、朱光潛 《詩論》
二、陳世驤 《陳世驤文存》
三、宗白華 《美學散步》
四、徐復觀 《中國文學論集續篇》
五、廖蔚卿 《六朝文論》
六、亞里斯多德 《詩學》
七、黑格爾 《美學》第三卷第三章《詩》
八、呂正惠編 《文學的後設思考:當代文學理論家》
九、李澤厚《美的歷程》
十、陳昭瑛 《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》
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期中考 
30% 
 
2. 
期末考 
30% 
 
3. 
平時分數 
40% 
(含出席、發言與分組報告)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